疫情顯然又在反復,很多本就推遲開學的學校也決定在線上開啟授課,距離考研成績公布也已經有一段時間,國家線、34所院校自劃線以及復試、調劑也相繼而來,尤其對于線上復試,在疫情的影響下,顯然在今年,依舊會成為很多院校的選擇。
很多學生表示,“線上復試不如線下好,不熟悉,更緊張”;但也有部分學生談及線上則更為信心滿滿,“個人魅力這塊,就沒在怕的”。對于這兩種復試形式的差異,也有一些專業的老師做出了優劣勢的對比:
對于線上復試而言
在某種程度上,其實是可以提升上岸的幾率,或者可以說多一些上岸的機會。
時間差,就是機遇。尤其在調劑階段,相信你一定聽過想要參加兩所院校的復試,結果因為時間來不及,所以只能選擇一所放棄,但線上復試卻也正好利用時間差,只要不在同一時刻,都可以去嘗試。
之前就有這樣成功的案例:
一名考生報考的學校,在復試名單中,他是考后的位置,按照初試成績是比較危險的;而就在前一天,另外一所距離很遠的大學公布了調劑需求,其申請了調劑,且順利進入復試階段;兩天后,他參加了報名院校的復試,復試結束后,他按照自己的感覺,果斷在第二天放棄了調劑的擬錄取資格;最后,他成功上岸!
這位同學之所以可以順利上岸,一方面是自己在復試中的優秀表現,另外就是這中間的時間差,給了他選擇的余地。試想即使最后這位同學感覺所報院校復試成績不佳,很難逆風翻盤,那他也能取得另一所學校的上岸機會。
盡管兩所大學距離很遠,而且是在疫情的情況下,出行本就復雜,這樣即使趕到了,也很難有一個不錯的狀態,且經濟成本也比較大,這也會成為學生在選擇時的另外一種顧慮。盡管線上復試會存在些許不熟悉,但對于2022屆考研學生,這也并非是初次嘗試,只要多加練習,這并不是大問題。相反,線上復試可以利用時間差,節省往返路費、住宿費,對于心態也是一種調整。
于線下復試而言
對于想要逆風翻盤的學生,往往也是一種機遇。
線上復試很多不用筆試,對于初試成績會偏重一些。這對于那些初試成績高的學生而言,錄取率也會大一些;同樣的,對于想要逆風翻盤的學生而言,可能并非一個很好的消息。反觀線下考試,有筆試,有面試,這樣的話,初試和復試的占比可能更均衡些,這樣對于一些初試成績不佳,想要靠復試翻盤的學生而言,也是不錯的機會。
不過,不管最終是線上還是線下,萬全的準備都是離不開的。
按照當下的環境,線上面試必將成為很多院校的選擇,關于應該準備的設備、所應做出的專業儲備以及相關的隨機應變,都需要一一準備起來。只要自身能力過硬,那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挑戰于你而言都會是新的機遇。